2022年11月统计月报
1-11月,我区规模工业增加值148.4亿元,增长10.6%,高于全国、全省、全市6.8、3.3、2.2个百分点,全市第2、城区第2;规模工业总产值680.4亿元,同比增长8.2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.1亿元,增长2.6%,高于全国2.7个百分点,与省、市持平,排名全市第6、城区第1。固定资产投资229.2亿元,下降30.3%,低于全国、全省、全市35.6、38.1、14.9个百分点,全市第8、城区第3。商品房销售面积103.2万平方米,下降43.3%,低于全国、全省、全市20、19.6、10.9个百分点,排名全市第10。新增“四上”企业140家,排名全市第1。地方税收完成32.01亿元。
规模工业逐步回升。1-11月,我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.6%,分别较1-9月、1-10月提高了0.7、0.3个百分点。1-11月,“两主两特”(新能源装备、新能源汽车、新材料、电子信息)规上企业产值542亿元,同比增长7.0%;8家重点头部企业产值483.3亿元,同比增长5.9%,对全区工业贡献率达52.2%,为全年“稳增长”夯实了基础。
社零总额增速放缓。1-11月,社零总额增长2.6%,增速比1-10月回落1个百分点。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完成社零156.7亿,增长11.1%,较上月回落3个百分点。从商品零售类值看,以中石化、中石油为主体的石油及制品类零售增长18.7%,较上月回落2个百分点;以汽车4S店为主体的汽车类零售增长2.1%,较上月回落2.6个百分点。从消费形态看,限上餐饮收入5.8亿元,增长13.8%,较上月回落1.9个百分点;限上商品零售150.9亿,增长11.7%,较上月回落2.3个百分点。
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持续扩大。7月份以来,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由正转负,8—11月降幅呈继续扩大态势。1-11月投资下降30.3%,较上月降幅扩大1个百分点。1-11月工业投资完成87.6亿元,同比下降8.7%;技改投资完成24.2亿元,同比下降12.4%;建安工程投资完成175.5亿元,同比下降28%;房地产投资完成89.7亿元,同比下降40.7%。11月以来,我区集中力量抓固投项目入统,以支撑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。但受房地产投资下降、新入库项目不多不大、在库项目剩余投资量不足等影响,投资增幅提升难度大。
“四上”企业培育稳步推进。1-11月,新增“四上”企业140家,占全市新增“四上”企业的比重为39.2%。在库“四上”企业达到888家,与总量排全市第一的醴陵市相差218家。从企业类型看,新增规模工业17家、规模服务业19家、限上批零业35家、限上住餐业17家、房地产业3家、资质建筑业49家。从所属区域看,嵩山52家、泰山39家、栗雨23家、马家河18家、群丰5家、雷打石1家、三门2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