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元区2017年度城市管理工作报告
2017年,在区委、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人大、政协的监督指导下,在全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城市管理工作以“改革攻坚”为目标,以“两创”复审迎检为重点,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,也由城市管理全面走向了城市治理。城市更加有序、更加干净、更加靓丽。2017年,我区城市管理考核总分数、总奖金继续保持全市第一。
一年来,主要做好了以下九个方面工作:
(一)“两创”复审成果显著。2017年,株洲市国卫复审测评总分排名全省第一,天元区作为全市文明城市测评迎检主战场,先后组织开展占道宣传牌、车辆乱停放、渣土扬尘、乡镇“大清扫、大清洗、大整治”、街道社区楼道“牛皮癣”清理等专项整治行动120多次,为全市“两创”复审迎检作出了重要贡献,两项模拟测评成绩稳居全市第一,被评为全市“两创”复审城管工作一等奖。
(二)考评奖惩重心下移。2017年4月,天元区城市管理考核奖励基金进行提标,全市投入保障力度最大;全区45个社区和所有物管小区考核纳入区级考评体系;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和考评,将执法重心下沉到街道、社区,充分发挥考核“指挥棒”效力。
(三)深化环卫市场化运作。率先将垃圾清运、中转站管养、河道保洁等工作全面推向市场;投入130余万元率先对垃圾中转站、公厕除臭系统进行改造,全区14个站厕全部安装自动除臭设备;在全市第一个引进新型雾炮抑尘车,有效缓解道路扬尘污染;打造环卫机械化清扫示范区,引入纯电动清扫车 78台,机械化作业覆盖率实现100%。
(四)智慧城管亮点丰富。率先打造“小环境”O2O卫生治理项目,打开环境卫生全民参与、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;使用 “钉钉”智能软件强化队伍管理,提升工作效率;率先在全市启用无人机开展数字信息采集和城管考核工作,减少了城市管理巡查盲区;继续发挥数字城管平台优势,解决问题16万余件,按期结案率达到99.5%。
(五)民生实事温暖人心。协调组织成立株洲西站联合管理办公室,加强西站市容、环卫、交通、治安管理;积极打造中国动力谷城管中队,在万丰桥设立执法岗亭,对万丰湖及金马新谷、高塘周边的工地扬尘和违规施工进行规范管理;成立园区日常巡查、维护工作小组,强化园区渣土运输及扬尘治理,大大减少路面及扬尘污染;启动铁路生活区“三供一业”分离移交,推进“民生100”工程,完成德政花苑小区旧城提质和电信小区、莲花宿舍等21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;治理凿石港污水截留,处置喜悦花都、明月湖小区臭水塘难题;发布“夜宵地图”、“西瓜地图”,设立便民西瓜疏导点8处,市民对城市管理的归属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;全年在省、市、区各级媒体的宣传报道达210篇,城管队员帮助河北沧州瓜农先进事迹获人民日报点赞。
(六)改革工作稳步推进。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推动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改革,整合市政公用、园林绿化等多部门管理职能,归类住房城乡建设、环境保护等多项行政处罚权。率先在全市出台《天元区城管体制改革工作方案》,并将方案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和区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,报市政府审批,全面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。
(七)社区市容保质提效。泰办投入400余万元加强无人管小区、城中村、8家农贸市场等环卫市场化管理;嵩办对尚格名城等重点地段开展集中整治行动140余次,妥善解决小湖塘钟点市场、尚格少数民族露天烧烤等难点问题;栗办取缔浅塘社区养殖场,开展湘江河道和安置小区整治行动,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;马办新增4台清运车和80个垃圾箱,治理仙岭、高塘小区及园区周边市容乱象,全域街道、小巷面貌焕然一新。
(八)农村环境显著提升。完成群丰、三门、雷打石三个乡镇垃圾运输设备的招标、采购和验收交付,共配备新式垃圾运输车9台、欧盟桶2080个,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;开展“六乱”等专项整治行动70余次,群丰镇响塘、长岭农贸市场周边,三门大道和街道,雷打石伞铺街等重点区域市容环境明显改善。
(九)爱卫防控纵深推进。在神农湖、栗雨湖、万丰湖安装80盏太阳能灭蚊灯,全域投入2000个灭鼠毒饵站,强化病媒“四害”防控;大力开展卫生创建活动,2017年成功创建市级无烟管理示范单位19家,市级文明卫生单位2家,省级卫生村1家;科学规划农村改厕,雷打石镇铁篱村和三门镇响水村分别完成50户和100户改建任务。